近日有网友反映,在北京天坛公园的部分区域内,地面上落满了黄色的“尘土”,当游客从旁边走过时,有些人会觉得脸上“痒痒的”、眼睛“刺刺的”。据了解,天坛周围并没有施工项目,这些“尘土”从哪里来?记者走访发现,原来所谓的“尘土”是柏树的花粉,但可别小看这些细粉,对于部分花粉过敏体质的游客而言,它可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现场观察:“黄色粉末”随处可见
在天坛公园东门,记者遇见了一个旅游团。随团导游介绍:“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为凸显祭祀之地的庄严肃穆,公园内80%的区域都种植着松柏树……”据了解,种植柏树是坛庙的特点,天坛公园内共有3.5万株柏树,其中有3562株古树,其余为树龄30年的柏树。细心的游客也许会发现,虽然是春天,但大部分柏树有些泛黄,凑近一看,柏树绿色的枝叶上结着一颗颗米粒大小的黄色“果实”(实为花朵),轻轻一碰,还会落下一些细粉。
在天坛东门到南门的区域,由于集中种植柏树,靠近树林的道路两旁落满了这种黄色粉末,有好奇的小朋友蹲在地上玩耍,不一会便打起了喷嚏。“快别玩土了,不干净。”市民张女士连忙制止了孩子。她表示,自己最近来公园散步时,常能看到这种黄色粉末,有时风大,公园内还会刮起“黄色烟雾”,扑在脸上有些痒。“知道这是什么吗?”“可能是沙土吧。”采访中,大部分游客和张女士的回答一致。
针对多数游客的“误解”,3月20日,天坛公园官方微博发布提示称:“最近有游园市民反映,在天坛内可以看到空气中扬起阵阵淡黄色烟尘,风稍大时更为严重,并误认为施工扬尘。其实这是植物花粉被风吹起形成的现象,天坛内多种柏树,近期柏树花粉较集中,大致持续1-2周,建议市民游园时戴上口罩,不要揉眼睛、鼻子,回家后尽快洗脸、洗手。”
游客反应:时而出现不适情况
尽管天坛公园在微博上发布了相关信息,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游客对此并不知情。
天津游客陈先生表示,他逛了半天公园,觉得脸上有些痒,用手挠了挠,红了一片。自己是过敏体质,每到春天,都会特别留心不去花多的地方,却不知道原来柏树的花粉也会导致皮肤过敏,“如果看到提示的话,肯定会避开这段时间,或者戴口罩过来。”
公园内,一名环卫阿姨正戴着口罩清扫地面。她说,自己对花粉过敏,每年3-4月,公园里的柏树都会飘花粉,因此这段时间都戴着口罩上班。“要不然,严重的时候,会不断流眼泪、打喷嚏,眼睛也会肿起来。”至于有无防护措施,环卫阿姨说,除了工作时间全部戴口罩外,自己还会擦一些外用药。另一名环卫工人也表示,有时候刮起风来,远远看上去,黄色的花粉像“沙尘暴”一样。
“不能清扫干净吗?”面对记者的疑问,两名环卫工人回答,由于花粉过于细小,很难用笤帚、拖把等工具清理干净,“一般来说,等刮几次大风,过了这阵子就好了。”
●新闻内存
警惕树木花粉致过敏
者也感觉脸上有些发痒。在祈年殿、南门附近的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均表示,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柏树花粉过敏引起的。
公园南门附近的游客服务中心内,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公园内柏树的盛花期将持续至清明节前后,其间柏树花粉授粉期集中。“靠近南坛墙一带都为桧柏,其实每年都会出现这种现象,今年可能是气候原因,情况格外突出。”据了解,桧柏为雌雄异株的树种,每年3-4月是集中的授粉期,这段时间花粉传播活跃,是部分人群的过敏高发期。
“公园有没有准备一些缓解过敏的药?”记者问。工作人员回答,暂时没有准备,但公园在网络上发布了相关信息,提醒对花粉过敏的游客谨慎前来游园。
“公园是否能在入园处张贴告示?”对此,该工作人员表示,会在访客留言簿上记录下这一信息,建议公园加强相关方面的宣传。她同时提醒,对花粉过敏的游客可在出游前戴口罩,户外活动时不要揉眼睛、鼻子,不要近距离接触花草,进家门前应抖抖衣服,立刻洗手洗脸,减少花粉附着。另外,游客还可选择雨天出行,因雨后花粉浓度降低,花粉过敏程度会有所下降。
不少人认为,春暖花开的季节,五颜六色的花朵是导致过敏的主要原因。但专业人士指出,桃花、杏花、梨花、樱花、海棠、玉兰等观赏性花卉都不会导致花粉过敏。相反,一些树木的花粉比较容易引起过敏,如柏树、桦树、榆树等,而北京春季的花粉主要来自圆柏、侧柏、杨树、柳树。要特别注意的是,雾霾天气能够加重花粉过敏病情,建议过敏者最好减少外出。
专家提醒广大游客,一旦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细小鳞屑,有瘙痒或灼热感,或出现打喷嚏不止、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应警惕是否是过敏引起的。若出现过敏症状,可通过药物控制,如出门前在局部喷一些激素类药物预防,或加强防护,如戴口罩、眼镜,尽量减少皮肤暴露的面积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