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大足学:“凿”出一门新学科 文化遗产传承亟待多方关注

2014年11月24日 10:23   来源:人民网   姜诚意 王嫚

  

  大足石刻---释迦涅槃图

  炎炎夏日,在重庆大足宝顶山上,一众文物专家们正小心翼翼地为千手观音贴金穿衣。在7年前,也正是夏日的一天,千手观音的一只手指突然掉落地上,警醒世人大足石刻正在加速衰老。“大足石刻的斑驳之身如同千岁老人的多病之躯。”学界专家一致断言,石刻最终会趋于消亡。遗迹即便会消亡,但石刻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精神必须传承下去!在此背景下,众多专家呼吁,建立“大足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为后人保护好宝贵的遗产。

  大足石刻于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开凿于初唐,历经五代,石刻兴盛于两宋,被誉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世界石窟艺术最后的丰碑。

  千年前,大足工匠在崖壁上石洞里,一斧一锤凿刻出举世闻名的大足石刻。而今,千年后,为了传承大足石刻的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有着文化自觉的有识之士挑起历史使命,为创建“大足学”奔走疾呼,正在努力“凿刻”“大足学”这门新兴的学科。

  但目前“大足学”的学科创建工作,主要由大足区地方政府和部分对大足石刻有深入了解和热爱的学者、专家在极力推动。单靠这些力量尚显不够。专家呼吁,“大足学”作为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学科,对国家乃至世界文化的传承都有着特殊的意义,理应得到多方关注!


(责任编辑 :罗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