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徒生有句名言,“旅行即是生活。”
旅游业界知名专家魏小安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将这句名言诠释得淋漓尽致,正如他的那副对联——“上联:闲云野鹤;下联:散仙游侠;横批:好玩玩好。”
他将读书兴趣贯穿整个旅游人生,工作生活得洒脱、睿智,亦如他的另一副对联——“上联: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下联: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横批:源远流长。”
无论是作为行者,还是读者,抑或是作者,追求极致体验的魏小安都从未停歇。
读书启蒙旅游
魏小安13岁考进清华附中,学校图书馆里有一套叫《旅行家》的杂志,“我那时候没事,就看这套杂志,看得很上瘾,觉得什么时候能把中国的三山五岳走一遍,这辈子就不白活了。”可以说,这套杂志激发了他对于旅游的向往,被他称之为“启蒙”。随后文革时期的“大串联”让他有机会背包就走,也去了不少地方。
16岁时,魏小安留在北京当工人,那时候他最大的兴趣就是在北京郊区漫游。依旧是背着个包,骑上自行车就出发,“京郊的山山水水我基本都走遍了,感受非常独特。”慢慢地,魏小安养成了游玩新兴趣,也培育了对自然、文化、历史的爱好。
1977年,魏小安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他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远途旅行,先后去了泰山等地,真正地做到“心无旁骛,全身心沉浸在玩的过程之中”。但就在他游玩的同时,心中又萌生了一个更大的愿望,“原来只是想此生能登个三山五岳知足了,后来想怎么也得把全国游一遍。”
当时,魏小安读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在他看来,这门学科过于传统,读起来不够味。有天在报纸上偶然看见一个词,“旅游经济”,立马让他兴奋起来,“这个概念太好了,我也是学经济的,就给自己定个目标:玩就是工作。”就这样,魏小安从旅游爱好者跨入了旅游研究者的行列。
魏小安做研究就像上满了弦的发条,很拼。大学期间,守着北京的地缘优势,他发觉“胡同很棒”,应该是这座古城重要的旅游资源。于是,他扎进一堆北京的地方史志中,每天早晨七点钟骑车出门,一条胡同接一条胡同看,花了整整一个暑假,看了北京45条街道727条胡同,记满十本笔记本,还把自己晒得像个“黑炭头”一样。最后写了一篇“关于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报告”,三万多字仅写了3天,这次“壮举”也让魏小安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有人评价说,从没见过这么做学问的,魏小安却淡然回答,“这不是学问,是爱好”。
毕业后到北京旅游局工作的魏小安有了更多“勤奋论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份工作给了他“多跑、多看、多玩”的平台。
墨香相伴左右
魏小安好读书在旅游圈子里是出了名的。读书让他选择了旅游这个职业,读书也让他具有了对行业的前瞻性,许多景区、旅游管理部门都常常请他去介绍旅游形势或者对景区现状和发展方向做点评,魏小安总能用简练而不失智慧的语言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
“我喜欢读书是受家庭的影响,”魏小安说,“我不觉得阅读很伟大,就是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如果不读书,这一天就白过了”。他坦承,由于事务太忙,他的确有种读书少的感觉,但他还是坚持见缝插针地读,枕上、厕上、机上,这几种方式让他保证每天看书两个小时。
而在书目的选择上,魏小安也从兴趣出发,基本上分两大类,一类是与工作相关且有兴趣的,例如经济、时政类,《世界是平的》、《长尾理论》、《改革的逻辑》等书,“它们的好处是开阔思路,提升自身认识”;另一类是其更有兴趣的文史类书籍,他觉得,读这类书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修养,更重要的是,“旅游人是个杂家,若没有文史基础,去很多地方,碰到文史问题就会没有观点,陷入当地的惯性思维,更不能以新的视角去解读。”
在魏小安看来,正是阅读给了他灵感与思维。一次,他受邀去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差,参加“昭君文化节”,去之前,他在机场买了一本曾经留意过的书——《草原帝国》,并利用乘机、入住酒店的时间把书迅速看完,“读完之后,我的很多想法就变了。”
第二天开会的时候,魏小安在发言中说,昭君之所以是一个悲剧性人物,是文人骚客的笔下形成的论断,他更倾向于认为这名女子是一个古代的政治工具,具有特殊的历史影响。同时,他也质疑过昭君文化节已经连续举办十一届,是否应该继续办,“读了法国人写的这本书之后,更印证了我的想法,我提出,以后这个节日应该叫做‘欧亚草原文化节’,这是世界的眼光,这就是一种观念的颠覆。”
阅读丰满人生
对于大忙人魏小安来说,春节可是攻读“大部头”的好时机,“春节前后啥事儿都没有,无非就是吃吃喝喝,可以集中精力用来读书”。有年春节,魏小安一口气读了三遍11本分册,总计500万字的《大秦帝国》。“第一遍看故事、看人物,第二遍看思想、看观念,第三遍就是从旅游角度来看”,他对整套书爱不释手,并感叹看完很受启发,当即发动了一个大秦帝国之旅,还邀请该书的作者一同去西安,就像搞国家旅游线路一样,开了一次讨论会。“作者孙先生很高兴,说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事情还能这么落实。”
相比短暂的春节,一年中的更多时间,魏小安都在路上,去看看名山大川,去寻觅名胜古迹,去参观大小博物馆,尽管眼界已经很开阔,他还是会感慨,“自然的神秘、历史的神秘、文化的神秘让人感觉深刻。”而这些感悟,如果没有了知识的积淀与更新,是不能真正领会的。
魏小安喜欢在阅读中汲取各种养料,并且将它们用在恰当的地方,他说,“读书是与高人对话,旅游是与各色人等对话,”在人生中,这两种都是有益的阅读体验,缺一不可。
几十年来,身体和灵魂都走在路上的魏小安感到满足,正如他的另一副人生对联所描绘的,上联:追随念头,拾起话头,回归心头;下联:懵懂一世,明白一时,快活一生;横批:小安大道。他说,“我们可能很多时候懵懂,有时候偶尔明白,但是要有这么一个心态,才会始终保持快活。”(实习记者王洋)
(责任编辑 :史晓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