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武汉近代建筑群应当成为世界遗产

2014年02月10日 14:23   来源:旅游视频网   黄大维 邓妮

  武汉,中国湖北省省会,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长江中游特大城市。武汉是一座水边的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其中,把一座城市分割为两江四岸三镇。武汉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曾经风起云涌,为世人瞩目。而武汉近代建筑群作为史迹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是属于历史的,它见证了大武汉的繁华和落寞。

  一、武汉近代建筑群简介

  1、汉口江滩

  汉口江滩位于武汉市区长江北岸,面积160万平方米,与沿江大道景观相邻,与黄鹤楼景区相望,与长江百舸争流相映,与龙王庙景点相连,与江汉路步行街相接,构成武汉市中心区独具魅力的景观中心。 “汉口原租界风貌区”是传统商业的黄金地带,时尚娱乐氛围浓厚,融合领馆文化、金融文化和里弄文化元素,有利于文化旅游、商业休闲、艺术收藏等文化产业开发。

  汉口江滩为欧式古典建筑群,是当时租界留下来的老建筑群,显示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沉底。12幢风格各异的百年建筑连绵排列开来,每一座建筑的形成,都固化一段不可改变的历史,成为一种城市兴盛和衰落的象征。

  2、汉口南洋大楼

  南洋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下首、新民众乐园旁,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整个大楼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有5层,系水泥钢筋结构,墙壁以麻石砌筑,十分坚固。南洋大楼是武汉唯一由中国民族企业家自建的重点文物建筑,举国罕见。该楼所处地段,从古至今都是武汉的贸易闹市区域,为商家必争之地。而“南洋大楼”的设计和建筑水准,至今很多建筑都无法企及。整栋南洋大楼呈不规则多边形平面,采用当年为数极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有电梯的楼房。大楼坪台上中有一尖顶,两边各有一圆顶,为汉口的西式楼房之一。整个建筑显得坚固宏伟、富丽堂皇,富有欧式风格建筑风貌。南洋大楼是当时武汉屈指可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与当时江滨黄鹤楼、阅马场红楼,并称“武汉三大名楼”。

  1926年9月,北伐军占领了汉口。同年12月,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南洋大楼成为国民政府的办公地点。“党政临时联席会议”即设在此楼。1927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这里举行。南洋大楼的建立和使用,不仅高度浓缩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历程,而且还留存和见证了国共两党在特殊历史时期的一段佳话。

  3、武昌红楼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武昌 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北端,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红墙红瓦,因此又称“红楼”。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时,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即清末湖北谘议局的旧址,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在此建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建立了纪念馆,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景点。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在红楼内开辟的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专题性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馆名,纪念馆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馆内收藏有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历史文物1000多件,历史照片10000余张,分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黄兴先生生平事迹展览等基本陈列;纪念馆楼前建有碧樟广场,广场中矗立有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铜像。

  4、武汉大学古建筑

  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武大建筑采用“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手法,对环境深刻理解,对地形巧妙利用,采中西建筑形式之长,集古典与现代建筑之美,开当时建筑风格之先。校园建筑物依照各自的功能,采用散点,放射状的布局,又遵循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因山就势,建筑组群变化有序,整个校园在自由的格局中又有严整的片断,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群体。这些建筑群相互构成对位对景,面面相观,最大限度地扩大了环境空间层次。武汉大学的早期建筑气势恢宏、布局精巧、中西合璧、美轮美奂,是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建筑风格之新颖、设计思路之先进,开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之先河。


(责任编辑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