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王健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不能走老路

2013年12月16日 15:00   来源:南宁日报   

  原标题:南宁“桥头堡”定位恰如其分

  12月15日,万达集团与桂林市政府在南宁签订协议,这意味着计划投资240亿元的桂林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即将闪亮登场。随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召开媒体见面会,就记者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

  明年上半年还有项目进驻广西

  记者:这是您今年第二次来到广西,从去年开始万达集团在广西追加投资,在南宁、柳州和桂林等重点城市都有代表项目。究竟是出于怎样的战略考虑,让您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重金加码广西市场?

  王健林:万达集团加大对广西市场的投资力度出于两个原因。一个是广西自身的建设发展吸引了我们。十多年前,我们已经进入广西市场,但是由于当时我们对广西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判断上出现了失误,所投第一个项目未能坚守,撤走了。后来,我们发现广西正在迅速发展,便于2012年再次进入广西市场。如今,第二个项目——万达南宁项目在运作、销售等方面效果非常好。所以之后我们又投资柳州、桂林等地。第二个原因是我们逐渐认识到广西在西部发展以及与东盟国家合作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下决心重金投资广西。如今,除了南宁、桂林、柳州,我们还在与广西的其他城市洽谈项目,明年上半年也许还会有2到3个城市会有万达项目落地。

  南宁“桥头堡”定位恰如其分

  记者:现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已经走过了黄金十年,现正开启钻石十年的大幕,南宁目前作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桥头堡,它的核心驱动力在哪里?万达集团有没有在北部湾城市进一步布局的考虑?

  王健林:桥头堡是国家对南宁的定位,南宁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发展中,起着战略支点的作用,这个定位恰如其分。首先,从时空距离上来看,边境线只有200公里左右,这是在省会边境线上距离最短的省会之一,可以辐射到整个东盟。再加上,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落地,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形成品牌。在此情况下,再加上南宁在整个广西的首位度,决定了南宁具有重要的桥头堡作用,该定位是非常准确的。

  北部湾现在我们正在看,也正在考虑之中,有可能明年上半年就会有项目入驻。北部湾不仅是广西的北部湾,搞得好的话,也是整个西南大的出海口,它的战略重要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不能走老路

  记者:桂林万达城项目是万达集团在继武汉、哈尔滨等城市之后的又一个大型的旅游文化项目,万达集团在整个旅游文化板块会有怎样的规划和动作?在发展旅游地产方面,有什么战略性的思考?

  王健林:桂林这个项目总投资是240亿元,其中文化旅游部分投资150亿元以上。文化旅游是我们的一个大方向,但是它的销售收入是没有这么大的。文化旅游我们给自己定位到2020年做到800亿元,这是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也许能有1000亿元,万达的收入2020年我们给自己定的目标是6000亿元,2020年房地产比重低于50%,文化旅游、零售和其他作为我们的中心收入,非房地产的收入要超过一半,这是我们的目标。房地产业是不可能成为百年企业的积淀,它肯定是到一定时期就萎缩了,新开工大量减少,就是二手房交易,建设队伍、施工队伍、房地产开发这些都减少了。所以,国际万达百年企业我一定要往支撑百年企业这个方向去做,这肯定就是往服务业、零售业这个方向去发展。

  通过武汉这两个项目的研发,在文化旅游上我得了一个最大的启发,就是不能走老路,不能搞传统旅游、传统文化,传统旅游结合山水资源,搞酒店或者是搞高尔。所以,我们一个新的发展定位就是分几点:一是高科技,一定要做高科技的路线,靠科技而不是靠人体极限来表演文化。二是大投入大产出。三是融合,一定不能就文化讲文化,就旅游讲旅游,就商业讲商业,我们一定是把所有的元素一起搞,打破既有模式。当然,经过长白山一个小小实验就已经成功了,到2015年在南昌有四个项目做实验来证明现在我们定的这个战略是不是成功。

  房地产调控方式需进一步考虑

  记者:明年可能有更多自住型商品房包括地块入市,一些开发商开始对拿地和开发的模式做出调整,这种变化会对房地产市场和行业格局带来什么影响?您对明年的房地产市场有什么预测?

  王健林:过去,行业对调控不满意,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因为“全国一副药”,一个地方的病全国吃一样的方。经过五六年的博弈和实践发展,大家终于意识到,中国的房地产是一个区域化的市场,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特征。基本可以肯定,只有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需要调控,其他二线、三线、四线城市不需要。

  去年我曾经说过,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两年之内就不需要调控,现在看来,就已经不需要调控了。全国100多个城市,至少有五六个城市房子卖得很空,并不是都卖得特别好。房地产是一个分化的市场,只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几个城市,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供不应求。

  再往小的说,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恐怕在20年内房子都会供不应求。正如伦敦不只是欧洲的伦敦,也是世界的伦敦一样,北京、上海不只是中国的北京、上海,而是全世界的北京、上海,基于这种需求,此类城市的特征就意味着其供求关系不可能缓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调控,但是调控的方式还需要进一步考虑。

  呼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记者:在您的职业生涯中,什么事情让您印象最深刻、最难以忘怀?信仰迷失、安全感缺乏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您的信仰又是什么?

  王健林:最难让我忘怀的故事,以前我也讲过,就是1992年去银行贷款,跑了50几趟最后也没有拿到。站在行长办公室门口,至少站了10次,最长的连续站1天,上午站4小时,下午站4小时,准时“签到”,但并没有得到行长的回应。别人出主意上家里堵,我早上堵、晚上堵,行长还是不肯见。

  这件事给我一生的教训就是,第一,今后一定要做大企业;第二,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呼吁,一定要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微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因为这些企业最大的难题就是融资问题。这件事对我来说感触是最深的,如果将来有一天我要写回忆录的话,这一定是个事件,而且我会详细叙述。

  关于信仰,现在我还是比较信传统的儒家思想,信善、信孝。


(责任编辑 :史晓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