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2013香港国际旅游展吸引更多高质量观众

2013年12月04日 11:20   来源:搜狐旅游   

  第27届香港国际旅游展及同期举办的第8届商务会奖旅游展(简称ITE & MICE 2013)于6月16日圆满结束。今届旅游展于6月13-16日假湾仔会议展览中心展厅1A至1E举行,首两天专业日只供业内人士参观,后两天开放予公众人士。

  今年旅游展会场面积达16,000平方米,较去年上升6.6%,汇聚680 参展商来自46国家及地区,齐集世界各地旅游信息。专业日入场参观的旅行社有6055人次,较去年上升5.8%。 今年两天专业日的买家和专业观众入场总人次11,872,当中72%来自香港,来自中国及海外分别为20%和8%。而公众日亦吸引73,200人次入场,上升达3.9%。

  一连四天的展览会期间举办了约100场研讨会和会议,包括大会于专业日安排的展商与买家商贸洽谈会,商旅管理人员总会(ACTE) 的企业旅游讲座;香港婚礼管理协会(HKWMA)的海外婚礼讲座和粤港澳酒店总经理协会(GHM Hotel General Manager Association) 的活动等。

  除商务洽谈会,观众亦可亲临展商的摊位或于其它社交场合面对面洽谈。为促进买家和展商交流,大会提供网上预约系统,双方凭密码登入可于展前直接预约对方于展会见面。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梁振英先生今年发来了献词,欢迎所有ITE & MICE 与会者。为大会主持开幕式的嘉宾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事务专员容伟雄先生,JP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先生。

  参与开幕剪彩仪式的其它嘉宾还有柬埔寨旅游部副部长H.E. Pol Meng Hour先生和亚太旅游协会主席Joao Manuel Costa Antunes 先生等。

  ITE & MICE 2013参展商86.5% 来自香港以外地区,仍维持高度国际化。今年新的参展目的地数目有9个,总参展目的地数目46个,当中41%是来自亚洲地区、28%来自欧洲地区、11%来自美洲与大洋洲地区和20%来自非洲及中东地区。部份曾参展的官方展团扩大其展出规模令展会整体规模扩大亦是原因之一。

  如今旅游已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时尚的旅游主题包括邮轮,蜜月及海外婚礼,游学,旅游摄影和保健及医疗旅游除了继续是今年ITE & MICE的亮点推介外,今年新加运动观光。第二天的专业日(6月14日)名为商务会奖旅游日,当天举办一系列相关主题研讨会。

  今时今日,很多的亚洲游客,特别是富裕和经验丰富的一群,比较喜以自由行方式外游,而国际展商的业务亦越来越多来自散客!被广泛认同为亚洲有效的国际旅游交易平台的ITE & MICE 2013,其专业日和公众日亦继续同步发展,为业界提供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接触数以万计热爱自由行的旅客。

  今年展会公众日吸引更多观众,但更加明显是场内演讲厅外整天都出现人龙排队等候下一场讲座,反映他们是非常认真!事实上,上届展会公众问卷调查发现逾70% 受访者喜欢以自由行形式外游,约30%是为听旅游讲座而来和20%是计划于现场报团。多间出境游组团社于展会设有其公司的摊位或旅行社专区方便旅客现场报团。

  ITE & MICE由汇众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主办,并得到中国国家旅游局,香港旅发局,香港旅游业议会及澳门旅游局,香港和区内旅行社协会及会展业商会等支持。

  下届ITE & MICE将于2014年6月12-15日于湾仔会议展览中心展厅1A-1E举行。详情请浏览业界网站www.itehk.com。查询请发电邮至:travel@tkshk.com 或传真:(852) 3520 1500。


(责任编辑 :刘雨佳)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