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回归线上的生态之城、绿色之城———
这是一片欢乐祥和的幸福土地,这是一个以优美生态而闻名的地方,这里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最眷恋的诗画壮乡,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浸润着上林人民开拓创新的气魄。1890平方公里丰饶的土地,滋润着上林人拼搏奋进的精神。天赐钟灵毓秀,地承厚德璀璨,这就是上林———一个魅力生态宜居养生之所,一个催生美丽的梦想家园。
上林,广西中部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首府南宁市直辖县,国家生态示范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首府南宁的后花园。
强基础设施建设固后花园生态宜居之本
———旅游产业蓄势齐发。上林处处皆仙境澄洲人人是霞客。上林县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有着非常优势。北回归线横穿上林县境,大自然的眷顾,造就了上林奇特秀美的自然风光。产生了很多神奇现象,包括很多神奇的独特地形、地貌,比如:有被游人称之为“水上桂林”“中国的下龙湾”的大龙湖、日月同辉的仙山大明山、国家级的森林保护区,还有三里?洋渡堪称小桂林的田园风光……为使这些美丽不再枉待“深闺”,近年来,上林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首府“后花园”的决定》,围绕客盛旺园,实施绿色旅游提升工程,培育旅游产业品牌。
目前,上林县通过生态观光休闲、历史文化体验、名人胜迹寻踪和乡村旅游等,依托大龙湖,打造水上休闲娱乐旅游产品;以徐霞客足迹为主线,以壮家田园、唐城唐碑为特色,打造以山水观光、文化体验、乡村休闲为主的山水田园旅游区。
加快金莲湖生态园、大丰云里湖综合农业观光园、三里?洋渡及智城遗址的建设,拟投资35亿元人民币的大龙湖旅游开发项目,目前已初步完成建设总体规划。四星级天龙湾国际大酒店已投入使用。大明山—大龙湖—金莲湖—三里?洋渡—唐城唐碑遗址旅游精品线路基本完成,一批星级“农家乐”、现代乡村旅游服务区和特色旅游乡镇和旅游村正在推进建设。
———城镇建设扎实推进。近段时间,经常到县城城西小区散 步的人们惊喜地发现,城西河岸大变样了,原来垃圾满堆、乱草丛生、臭气熏天、四处崩塌的河岸不见了。如今,城西小区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用岩石砌成的一道亮丽的河岸景观长廊,岸边是雕花的大理石柱绿铁枝护栏,沿岸的人行道上铺上了大理石地砖,一个个栽花种草的花圃依次排列,还有一棵棵高大的绿树,一盏盏漂亮的路灯,树下有供人们休息的石椅。
改变源于建设,城西河岸的变化是上林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城镇建设重点突破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2011年来,上林县城镇建设工作以“五个建设重点突破”为载体,按照“以大明山为依托、以澄江河为轴、重点向东、南延西建、亮在江畔”的发展建设思路,突出抓好县城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上林的生态宜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交通瓶颈有效破解。为完善全县交通大动脉,上林县掀起公路建设新高潮。
该县把交通建设作为改善民生、优化发展环境的战略来抓,重点抓好忻城周安至宾阳新桥二级公路、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上林段、县进城大道、上林东方至福全二级公路和迁江至古零二级公路上林段等项目的建设。目前,上林县形成了畅通无阻的密集的交通网络,出县大通道已然形成。
———新型工业建设有力推进。上林县紧紧围绕南宁后花园建设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快产业规划,加快构建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发展格局。该县以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为理念,突出打造生态、特色、高效农业,以穗达米业公司等粮食加工企业为依托,巩固发展优质稻种植,进一步打响闻名区内外的优质米品牌;以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为目标,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积极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的新兴工业产业,为上林的生态宜居提供有力保障。
秉自然资源之优势铸长寿之乡品牌
中国有句古话“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在上林县却是“万寿龙母千秋地,十里常逢百岁人”。上林县有着这样一群百岁老人,他们下田干活、读书看报,乐观健谈,令人叹为观止。据统计,上林县现有百岁老人达67个,全县长寿率是10万人中就有13人,远远超过了10万人有7人的国际标准。随着上林县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居环境和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长寿人口实际增长将比预测增长还要多。预计至2015年,全县每10万人口中100岁以上老人将超过16人。长寿老人数量多,百岁老人后备人口充足,长寿持续性得到有力保证。
(责任编辑 :刘雨佳)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