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竹山第四届女娲文化旅游节 (首届中华母亲节)开幕,来自省内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共聚女娲山,拜祭始祖女娲。该县借节招商,签约引资4.91亿元。
省政协九届副主席武清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冀群风,市人大副主任陈冬芝,市政府副市长冯艳飞,市政协副主席凌仲倜等出席开幕式。
据 《山海经》、《康熙字典》等文献典籍记载,上古时期女娲在竹山县西女娲山炼五彩石补天;竹山拥有世界总储量70%的绿松石,即是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的五彩石。在竹山,有女娲山、女娲抟土造人大席场、女娲青锁等遗迹和景点,还有很多女娲神话与传说。近年来,该县大力发掘女娲文化资源,聚力推动经济发展,引起国内外女娲文化研究专家高度关注。
2007年,该县以女娲创世神话为主题的女娲山风景区基本建成。宝丰镇女娲山顶,建起了18米高女娲铜像及女娲祭坛、圣母亭、问天阁等景观,仿塑“中华母亲山”标志石,雕刻“康熙字典”。目前,已吸引10余万海内外游客前来寻根拜祖、观光旅游。
该县以女娲文化研究会为主体,多次与中科院、北师大、华中科大等院校100多名专家学者进行考察研讨,提升、丰富了女娲文化内涵。他们收集整理皮影、民歌、剪纸、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化中的女娲神话、女娲文化遗存和碎片,传承光大女娲文化,弘扬创新女娲民本、创造、和谐精神。2007年,该县出版发行的由全国20多位专家学者编写的 《女娲文化研究》一书,被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资深教授冯天瑜誉为“堪称女娲文化研究的前沿作品”。
该县将女娲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发的 “女娲翠峰”绿茶多次在全国和省名优茶评选中获奖,利用绿松石加工生产的有关女娲传说的十多种绿松石饰品,俏销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女娲山绿松石”还被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了解,该县举办的四届女娲文化旅游节,凝聚了健康向上的人气,营造了开明开放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15亿多元,加速了水能、矿产、生物、旅游等优势资源开发,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为尽快把竹山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该县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包装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资源,把女娲山打造成祭拜女娲圣母的目的地,让女娲文化品牌光彩夺目。(王锡智 吴境 治荣 齐成 光凯)
(责任编辑 :刘雨佳)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