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大熊猫"张想"将于11月初放归野外

2013年10月31日 15:13   来源:新华网   

  10月31日,记者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获悉,大熊猫“张想”在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接受为期26个月的野化培训后,预计将于11月6日放归雅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这是继大熊猫“淘淘”放归野外后,卧龙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第二期项目放归的第二只大熊猫。

  大熊猫“张想”野化培训期间,研究中心科研人员采取与大熊猫“淘淘”相似的野化培训模式,利用母兽带着幼兽在野化培训圈中生活,使幼兽学习野化生存的本领以适应野生环境,最大程度加大成功放归的可能性。

  2011年8月至2013年10月,大熊猫“张想”陆续经历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野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能自己采食野生食物,并且不依赖人工食物;能独立寻找水源;能在野外寻找隐蔽所,而不依赖人工设施;警觉性较高,能识别天敌、伴生动物和同类个体,并且能够有效地躲避天敌或其他危险的动物等。

  研究中心科研人员通过伪装介入法、红外视频监控、生长发育测定、GPS颈圈跟踪、样方调查等方法对大熊猫“张想”进行全方位监控和行为数据收集。在总结了大熊猫“淘淘”放归经验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对“张想”的管理方式和行为数据采集方面有了技术创新。利用音频项圈收集、记录大熊猫的行为表现数据等方式,弥补了视频采样和现场采样的不足,更大程度减少了外界对幼兽的影响,为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在今年10月23日由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组织召开的“大熊猫‘张想’野化培训放归自然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认为,大熊猫“张想”经过野化培训,生长发育正常,在生境选择、觅食、种内种间识别、躲避天敌等行为方面已经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建议将“张想”尽快放入适应圈后放归自然。鉴于四川雅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已经具备“淘淘”的放归监测经验,便于监测工作的连续性,放归地适宜继续选择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

  大熊猫“张想”,雌性,出生于2011年8月20日。母亲“张卡”和父亲“白杨”均是来自邛崃山系的野生大熊猫。“张想”在野化培训圈出生,一直跟随母亲在野化培训圈生活,65天时体重已达到3780克,身体一直都很健康。“张想”的野化培训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母兽带仔野化培训方法科学合理,具有创新性。今年11月6日,“张想”将被送往四川雅安市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正式放归大自然。(记者余里)


(责任编辑 :任攀攀)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