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我国休假制度变迁历程:法定节假日每年7天增为11天

2013年10月12日 14:33   来源:人民网   

  全国假日办联合人民网旅游频道等网站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公众意见》,记者汇总6家网站统计数字共有190多万人次参与投票,参与人民网调查的网友中,49.4%的网友都对现行休假制度提出建议。休假制度与网友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休假制度变迁历程。

  我国的休假制度几经变迁,从原来的每周休一天,变为现在的每周休两天,法定节假日也由每年七天增长为每年十一天。

  1994年,“1+2”休假制度,每逢大礼拜休息两天,而在小礼拜只休息一天。全体公民假期为元旦和五一放假一天,春节放假三天,国庆放假两天。

  1995年,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双休日”工时制。

  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七天的长假。

  2008年,全年有五个三天的小长假,分别是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节,还有两个七天长假即春节和国庆节,全年节日总放假天数由原来的十天增至十一天,加上双休日,人们全年的假日时间达115天,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休假期,《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开始施行。


(责任编辑 :高桦楠)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