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中国好声音导师杨坤、苗族歌后阿幼朵在贵州多彩万象旅游城亮相,吸引安顺近万歌迷。7月18日,《多彩贵州》2013歌唱循环大赛,来到安顺,演出地点再次选择多彩万象旅游城。
两年前,盛鹏达投资集团到安顺投资,落户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航大道(开发区杨湖片区),开发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总计划投资60亿元人民币,占地约6000亩,建“吃、住、游、娱、乐、购”产业联动发展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
不到两年,已完成投资4.85亿元。喷泉水幕电影、入口主广场完工。汽车影院、风雨桥、民族文化演艺广场、度假酒店、五星级酒店区、奥特莱斯商业街等项目相继开工,如期推进。一座现代的旅游城市综合体,已展现雏形。
安顺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富集,风景名胜资源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2%,高于全省4.2%和全国1%的平均水平,境内汇集了黄果树、龙宫两个5A级国家旅游景区和格凸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多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抓住旅游产业化这个龙头,安顺市以实施“5个100工程”为载体,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胜地和旅游目的地。
2011年9月,黄果树景区启动“半边街”搬迁工程,腾出15余万平方米的空地,全部规划用于绿化,修复黄果树风景区硬伤。2012年启动了总投资1.4亿元的“和谐家园”建设,以滑石哨、石头寨、洒把村、石新村、石翁寨、郎宫村为示范点,打造乡村旅游精品。今年又启动了石头寨景区、郎宫景区、南部新城“美丽贵州度假小镇”、旅游商品交易中心、温泉养生谷、申基星级酒店群、爱弗伦温泉度假酒店、中清天骄别墅型度假酒店等项目建设,签约资金达300余亿元,已有8个项目开工建设。
目前,安顺共完成旅游、城市综合体建设投资4.39亿元。其中:黄果树旅游商品加工博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2500万元,黄果树和谐家园示范工程完成6500万元,黄果树度假风情小镇完成8800万元,黄果树漫格兰酒店完成550万元,黄果树宾馆改扩建完成3800万元,贵州锦绣前程十字绣黄果树分厂完成3000万元,黄果树彩虹旅游商城完成1500万元,滑石哨民俗酒店完成580万元,黄果树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300万元,黄果树城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500万元。龙宫旅游景区共完成投资9003万元,完成龙潭景区、漩塘景区停车场建设总工程量的85%。
安顺市有7个旅游景区、旅游城市综合体被纳入全省“5个100工程”中的“100个旅游景区”。除黄果树—龙宫外,还有大屯堡旅游景区、环夜郎湖休闲度假旅游区、格凸河户外休闲旅游景区、坝陵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和贵州多彩文化万象旅游综合体。按规划设计,到2017年,7个旅游景区或城市综合体全面建成,总投资356.6亿元。目标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4个、4A级旅游景区4个,接待游客50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600亿元以上。
大屯堡旅游景区源于明朝的屯堡文化,是平坝县、西秀区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600年悠久历史的屯堡,被人类学家称为“明代生活的活化石”。屯堡人如今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生活风俗、饮食文化等方面,仍保留着600年前的风貌。大屯堡旅游景区将规划新建星级酒店、乡村旅馆,以及民俗文化汇演、民间习俗体验、宗教信仰场所、汪公祠、屯堡名人堂、古村商业休闲区、屯堡文化展示区、桃源高端度假区、军事文化体验区、田园生态休闲区等。
目前,平坝县天龙镇已启动屯堡·大明城,给水管安装、排污排水、环保车道停车场建设项目等,完成投资4728万元。西秀区云峰屯堡实施景观树种植、旅游步道300米建设工程。
环夜郎湖休闲度假旅游区,湖区全长42公里,水域面积21平方公里,最宽水面2.5公里,蓄水4.2亿立方米。这里规划了110.6平方公里面积,总投资21亿元,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对民族文化村寨保护修缮、建科技农业观光园、夜郎古国主题文化园等。截至6月中旬完成投资2080万元,正在建设环湖路、码头,退耕还林、封山育林3000余亩。
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有格凸大穿洞绝景及壮观的万燕归巢,有世界第二大洞厅——苗厅,有世界上最深的地下河竖井天坑——响水洞,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河道遗址——穿上洞、盲谷及神秘的谷中原始森林,有秀丽的夹山风光、世外桃源般的大河苗寨,有险峻的小穿洞峡谷、神秘美丽的天星洞,有人类最后的穴居部落——中洞苗寨……规划投入3.45亿元,5年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前,修建了小垭口城楼、人行吊桥、大河苗寨表演场、大穿洞栈道。
地处安顺西秀区的旧州镇,被杨柳依依碧波荡漾蜿蜒的邢江河拥抱。元朝至正十一年(1351年)至明朝成化年间曾作为安顺州府所在地,原名“安顺州”。这里人气旺盛,商贸发达,有600多年历史。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绿色低碳小城镇、省级30个小城镇建设示范乡(镇)。有“梦里小江南、西南第一州”之称。
旧州古镇街巷目前历史格局保存完好,东西南北街、钟家巷、七道坎、大衙门巷等20条古街古巷纵横交错,保留着浓郁的历史气息。今年,旧州镇启动了2000余万元的世行贷款项目——旧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即旧州钟鼓楼、扶风亭、关岳庙、清元宫、万寿宫的修复,古镇文化广场和博物馆的修建,南门河的整治,东、西、南三条街及北后街的石板路面铺设等。目前,已改建建筑风貌42座、修缮民居84户,扶风亭、钟鼓楼、鲁氏老宅等5处文物景观正在修复。古镇风貌与和谐自然的田坝、菜园,绘成一幅美丽画卷。
现在,旧州正凭借着历史、人文、地理、生态优势,借小城镇建设东风,实施东扩、西连、南拓、北延战略,打造特色旅游小镇,提升品位和魅力。将把镇区常住人口从不到1万人,扩容到2.5万人以上。面积从1.5平方公里增加到3平方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