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这座位于地球北纬30°和宇宙玄武星对应下的神圣大山,以“非真武不足以当之”的神秘尊严,仰望太和、俯瞰苍生,承载着一个伟大民族永恒的太和之梦。
千年圣山适逢华夏盛世,历史注定要赋予武当山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2003年6月17日,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武当山召开现场办公会,赋予武当山特区独立行使县级政府管理职能和权限,实行封闭式管理。中国第一个旅游经济特区破茧而出,武当山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期。
好政策、好观念引发大发展,大建设、大促销带来大旅游。以湖北省委、省政府“6.17”现场办公会为标志,武当山特区严格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的十六字方针,以创“世界知名,国际一流”风景区为目标,大力推进建设新区,改造老区,完善景区,开发湖区“四区”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创造了国内旅游界公认的“武当之道”。武当山文化旅游事业迅猛发展高速增长的态势,奠定了其在中国黄金旅游版图中令人瞩目的主流地位。
10年来,南岩宫玄帝殿落成,玉虚宫修复,五龙宫开发,遇真宫抬升。10年来,完善景区、改造城区、建设新区、开发湖区,武当山特区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10年来,武当山从2003年的30万旅游人次、3000万元财政收入、3亿元旅游收入起步,到2012年旅游人次突破425万人次、财政收入达到5.12亿元、旅游收入突破22.6亿元,武当山特区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越,以武当山为标志的生态文化旅游正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新向标。
目前,武当山古建筑群全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当武术、武当宫观道乐、武当山庙会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武当山先后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首届中国自驾车旅游品牌十佳目的地”、“中国十大避暑名山”等20多项“国”字号桂冠。
“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武当山特区严格按照“山上养心、山下养生”、“景区做减法、城区做加法”的规划理念和建设思路,整合当前具有国际视野和顶尖水平的先进团队,高起点、大手笔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传世经典——太极湖生态旅游区。
太极湖生态旅游区总规划面积近60平方公里,分为太极湖新区和太极湖旅游区两大板块。太极湖新区由公共管理组团、综合服务组团和生活居住组团组成,完成了武当旅游发展中心、武当武术国际交流中心、太和楼、太和山庄、武当山地质博物馆、太极剧场、太极湖学校、太极湖医院、武当山商业中心和高尚居住区等一系列项目,目前太极湖新区已建成投用。太极湖旅游区由旅游度假板块、水上游览板块、户外运动板块组成,分为新遗产公园、山地运动公园、度假酒店、养生休闲、文化体验、集散中心、旅游码头、玄岳湾、户外营地、户外小镇、老子公园、移民安置、新农村示范区等20多个组团,重点建设武当国际会议中心、影视基地、太极传奇、武当功夫城、太极古镇、太极国际养生谷、太极岛、太极湖码头、太极湖水上游、游艇俱乐部、户外大本营等一系列生态文化旅游项目。
巍巍武当山,美丽太极湖。600年前,一代高人张三丰曾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在大山、大水、大人文的魅力传奇中,古老而年轻的武当山正以开放、包容、和谐、大气的姿态,在一个崭新的时代里,不断创造着新的传奇。
(责任编辑 :刘雨佳)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