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天宝双遗文化园成功创建 A级景区再添新丁

2013年08月13日 16:25   来源:中国经济网旅游频道   

  淮南八公山天宝双遗文化园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淮南市A级旅游景区再添“新丁”。截至目前,淮南市A级旅游景区数量已达到21家,其中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6家、2A级景区10家。无论从景区数量或质量上看,淮南旅游景区创建已走在皖北各市的前列,旅游景区已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绿色新引擎。

  天宝双遗文化园是一处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窑”和“紫金砚”传统技艺的传承研究、创新发展、收藏展示为核心内容的人文景观。园区内有古寿州窑体验区,紫金砚、寿州窑瓷加工生产基地、八公山奇石园和紫金砚石陈列馆等项目,配套建设了游客接待中心、星级公厕和停车场,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曲径通幽。而它的前身是淮南天宝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旅游商品生产基地。

  走进天宝双遗文化园,记者发现,这既是一个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更是一个创意精彩的旅游景点,观光游览、参与体验、展示购买功能俱全。正如市旅游局负责同志所言,这是淮南市将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打造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样板。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天宝双遗文化园的成功案例折射出淮南市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的新思路——整合资源,叠加复合,做好融合发展文章。“旅游景区创建需要载体,更需要借力发力。我们把旅游元素植入厂区、林区、湖区、牧场、农场,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旅游功能,科学指导,整体打造,造就的就是一个个主题鲜明的旅游景区”。采访中,市旅游局局长陈岩说。

  思路清则工作新。近年来,市旅游部门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现代服务业来打造,坚持规划引导、政策传导、创意指导“三轮驱动”,把旅游元素融入美好乡村建设、旅游商品企业发展、农业林业开发等工作之中,让景区创建充满活力。如依托凤台县八一林牧场,规划建成“知青文化园”;依托碗碗香豆业有限公司,正在建设集休闲体验于一体的“豆腐小镇”;做好施家湖水文章,策划了以亲水乐活为主题的休闲观光农业园;推动宋庄林场建设树屋生态度假村,推动上窑紫金石和寿州窑工艺品场打造“唐风雅苑”……“一个景点扩容提质、完善要素就能成为新的景区,一个个景区整合、互联就可以成为主题旅游区,一个个主题旅游区就能形成特色旅游线路,一大批旅游线路将带来人气聚集,从而拉动投资、增加消费、带动就业,旅游业就能成为淮南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陈岩表示。

  旅游景区创建无止境。淮南市旅游部门将按照“奋力推进四争、建设美好淮南”的总要求,统筹协调,合力攻坚,积极推动茅仙洞景区、淮上明珠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动国防教育基地、凤台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等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同时,以大八公山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与寿县联手争创八公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其打造成全国知名、江淮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朱庆磊 曹珂)


(责任编辑 :刘雨佳)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