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湖北姜家庙:昔日贫困村走上生态旅游致富路

2013年06月03日 14:27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鄢发年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街道办事处姜家庙村,地处西陵峡北岸下牢溪流域,是小溪塔街道的边界村,与黄花、乐天溪镇、峡口风景区接壤,村域面积31.5平方公里,南北纵长18公里,东西纵横6.5公里,辖区地表主要由石灰岩组成,属喀斯特地貌特征,三面环山,峭壁陡峻,沟谷纵横,北高南低,属大巴山脉,最高海拔871.7米,最低海拔72.7米,俗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耕地稀少,土地贫瘠,曾是省级贫困村,2005年全村人平纯收入只有2323元。近年来,该村依托位居宜昌市和夷陵区城区近郊区位优势,独具天然山水资源,大打旅游牌,走旅游兴村富民之路,制定创“旅游产业村、山水文化村、城郊特色村、生态文明村”的发展战略。以休闲旅游、徒步探险、天然浴场带动“农家乐”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2012年全村农民纯收入达到了8428元,比2005年番了近两番,走出了“生态旅游兴村、特色产业富民”之路。

  一是定位旅游主导产业。

    姜家庙村地处宜昌市“两坝一峡”之间,与宜昌市峡口风景区相邻,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已形成了旅游辐射带,该村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独特优势,引进并打造了白马大峡谷和野浪谷两家集户外探险、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龙头企业,逐步兴办了集吃、喝、玩、乐、住、游一条龙的天然游泳场10家,带动发展“农家乐”52家,仅农家乐带来经济收入就达416万元,年均客流量达20多万人次,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日均游客数千人次。伴随游客的增多,带动沿线农户土特产及小水果销售,许多游客还到农户家中亲自采摘瓜果、蔬菜,而售出的价格和城区一样高,仅此一项收入就达100多万元,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其中村民销售“樱桃”就有30多万元。姜家庙村是一年四季美景宜人的好地方,城里人到姜家庙村,游客不仅可游玩、吃农家饭,还可四季赏花、品赏生态果,春季可赏油菜花、樱桃花,夏季游泳纳凉度假,秋季赏桂花、菊花,冬季看冰凌、吃“血花”(年猪肉)美食和樱桃、甜柚、柑桔、板栗等水果,并尽享天然氧吧。

  二是依托山水文化。

    姜家庙村位于“万里长江第一溪”西陵峡口下牢溪流域,下牢溪全长26.7公里,亨有“天下第一溪”之美誉,有24潭48滩,景观带108平方公里,目前该村已建成10家天然游泳池,每年盛夏来临,是纳凉避暑休闲度假的极佳场所,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100多万元。白马大峡谷、野浪谷和三峡艺术村分别举办的探险旅游文化节、歌乐篝火晚会和三峡艺术节,吸引了上万人的参与。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山楂树之恋》,在姜家庙村取景“第八中学”,去游玩的游客都要到取景实地体验一下,享受当年的情景,吸引游客络绎不绝。现村内还存有1969年中国核工业部建的国营809厂遗址。村内民间曲艺曾经享有省内外,古民居黄家祠堂潜隐在村的一角,还有百年乃至五百年以上的古柏树和牛麻藤,实属稀少。

  三是形成城郊特色。

    姜家庙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是与其他地方无可复制的,该村提出了打文化牌,唱旅游歌,力争“湖北旅游名村”。让游客在村内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走得舒心,让人真正品味到这里是宜山、宜水、宜玩、宜游、宜乐、宜居的又一新型旅游村寨。现每天有许多游客在村内居住,吃住在村内,享受在村内,还有许多在村内建有房子,村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在家门口就能换回现金,仅此一项村民人平收入就增加500元以上。

  四是建设生态文明村庄。

    姜家庙村境内群山环绕,蜿蜒起伏,地表植物生长茂盛,森林覆盖率达到98%,林木花卉多达30种,鸟类20多种,野生动物20多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古民居2处、古驿道1处、古柏木1棵(树龄180年,树高20米,冠幅7米)。该村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设置垃圾中转箱22个,修建垃圾集并房1个,并开展了了大规模的河道整治和拆违清障活动,改变了过去路边、河边脏、乱、差的形象,现在境内山更青,水更绿,已达到了生态村庄、森林村庄标准,昔日的贫困村正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责任编辑 :孟跃亭)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