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买警察与警犬在街头“随时待命”,随时检查可疑人员与可疑物品。

新德里街头上的“三脚鸡”大军浩浩荡荡。

几乎所有旅游景点,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警察,有些还修有“工事”。
走马观印度之三
“不可思议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这是印度国家旅游局向全球推介印度的官方宣传口号。确如其名,在印度考察的几天里,我们既感受到了“不可思议”的璀璨文明和多元文化跨越时空的冲击;也目睹了“不可思议”的景区保安居然架起机枪、盖起工事;“不可思议”的首都的士竟然还都是似曾相识的“三脚鸡”;“不可思议”的“公共厕所”要么“就地取材”要么“半开放式”……
一言以蔽之,“不可思议”的印度,从文明古国走向旅游大国,其间还有非常值得“思议”的距离。
文/图 记者:
赵东方 毛玉西
王飞 骆贵卿
文物保护
泰姬陵
“怕气”、“怕光”又“怕声”
举世皆知,印度古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璀璨夺目,“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泰姬陵恰如世界建筑的王冠,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世界游客前来瞻仰。官方数据显示,印度2011年吸引了大约650万外国游客。而近年来随着中印关系的发展和两国公众的日渐熟知,赴印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游客的选择。据南湖国旅统计,去年赴印游客每周约1~2个团,今年则达到2~3个团,赴印游客人数翻了一番。
保护意识
无微不至
印度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已故皇后泰姬·玛哈尔,于1653年建成的陵墓。这座融合了波斯、印度等建筑艺术风格的伊斯兰式宏伟建筑,不但是全世界有情人心仪的“大理石上的爱情诗碑”,更是完美艺术的典范。虽然历经350多年风雨侵蚀、兵祸人灾,这滴被泰戈尔喻为“面颊上一滴永恒的泪珠”,如今依然完整无瑕,典雅圣洁,动人心魄。
参观中我们能从一些细节深深感受到印度人对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视。导游告诉我们,为了减轻汽车尾气、酸雨对大理石的影响,泰姬陵周边不允许任何机动车行驶,游客要乘坐电动车并步行进入。参观中我们也看到,原来的大理石阶梯上铺上了木板,防止人流践踏对古迹的破坏;虽然不必像本地人那样赤脚进入,但外国游客也需换上鞋套才能进入。
保护措施
多管齐下
据媒体报道,此前在经济利益刺激和工业迅猛发展下,环境恶化和空气污染使得泰姬陵圣洁的大理石上也起了“色斑”,世界奇迹的保护成为印度人关注的议题。当局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泰姬陵保护,包括关停周边工业、限行机动车辆、大量栽种桑树吸收二氧化硫等等。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1996年希腊音乐家在此举办音乐会招致激烈批评,人们声讨震颤和光照破坏了泰姬陵的建筑……
看着眼前“怕光”、“怕声”又“怕气”,却依然圣洁无瑕的泰姬陵,遥想国内“声光电”技术之于名胜古迹的滥用和炫耀,以及无论南北无论古今大小景区克隆“酒吧街”的喧嚣,印度人的谨小慎微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责任编辑 :范源媛)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