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马,曾带给法尔内塞宫(Farnèse)无上荣耀的那些收藏品在展览期间重回宫内,展览期间,宫殿会向公众开放。但是,法国驻意大利大使,让-马克·德·拉萨利耶(Jean-Marc de La Sablière)先生,为我们提前打开了这座华丽宫殿的大门。

肖像画与宫殿主人的收藏
保罗三世·法尔内塞(Paul III Farnèse)肖像,这幅画只是众多卓越不凡的肖像画中的一幅:教皇保罗三世·法尔内塞(Paul III Farnèse)身穿白色的长祭披坐在椅子上,紫红色的无袖披肩瀑布似地从肩部垂下,盖住了主人公身下的坐椅。细腻的笔触带给观众一种极致的视觉享受,画的作者是著名的画家提香(Titien)。教皇的眼神既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威严,又有一只老狐狸历经沧桑后看破一切的觉醒。透过这幅画我们似乎看到了,保罗三世发起“30主教会议”,同伊尼亚斯·德·卢瓦拉(Ignace de Loyola)亲密合作,并肩致力于罗马宗教改革的风云岁月。他还是16世纪欧洲事务的仲裁官之一,尽管当时的平衡状态并不牢固。教皇的右手,手指修长,无名指上戴着一个红宝石戒指。这个局部的描绘十分完美。当初请提香作画时,保罗三世无疑是想留给后代一个强势但明理、大权在握但高瞻远瞩的智者形象。
14岁的红衣主教,富可敌国的亚历山大(Alexandre),如今这幅肖像画由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博物馆(le musée Capodimonte)收藏,但是它曾在法尔内塞宫的墙壁上悬挂了两个世纪之久。因为这次举行的法尔内塞宫收藏品展,这幅画重新回到宫内。在这个展览中,公众可以看到150个名家作品。展览在罗马法尔内塞家族的古老皇宫中举行,这座宫殿是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最富盛名的建筑。现在,这座宫殿已成为法国驻意大利大使馆驻地。基于上述种种,毋庸置疑,展览成为了年度文化盛事之一。

法尔内赛宫
将这些散落各地的杰作重新聚集,让它们再次回到各自曾经悬挂的房间,布置得如同它们曾在宫中时一般,这个令人激叹的构想成为现实。在几个星期的时间里,包括素描、雕塑、油画、书籍、玉石、珠宝、壁毯内的各类作品,各自回到庄严的宫殿内,重新摆放到各个楼层。这座宫殿是由桑格罗(Sangallo)和继任米开朗其罗(Michel- Ange)主持设计的。最初的想法是为亚历山大(未来的教皇保罗三世)的两个儿子各自建造一座住宅。小儿子的去世使得性格凶残的皮埃·路堤(Pier Luigi)成为唯一的继承人。他只热衷于军事,宫殿工程只能交由下一代继续。巴尔马·沃达欧(Parme Ottavio)大公与弟弟奥哈其欧以及两位红衣主教亚历山大(Alexendre)和哈纽斯(Ranuccio)将法尔内塞宫装潢得更为华丽。亚历山大14岁就成为了成为了红衣主教,丰厚的收入允许他完全依照自己的喜好为宫殿添置巨幅绘画。他订购的巨幅壁画可以同斯汀教堂(Sixtine)的壁画媲美。为此,他召集了当时最富盛名的艺术家丹尼尔·德·瓦雷哈(Daniele da Volterra), 佛兰西斯·萨瓦蒂(Francesco Salviati)和祖伽雷兄弟(Zuccari)。亚历山大·法尔内塞(Alexandre Farnèse)对于雕刻品同样钟情。在此之前,人们曾对卡瑞卡拉(Caracalla)的温泉疗养所遗址进行了挖掘。在这片未曾被探索,覆盖着茂密植物的遗址下,人们找到了无数珍奇。在穹顶的废墟下,有一些半身雕像、浮雕、高大的全身雕像和斑岩浅口盆,这些雕像因为受到损害,已经变得残缺不全。其中的几件重要作品如大力士法尔内塞(Hercule Farnèse)和金牛法尔内塞(Taureau Farnèse)被立即运到了位于德菲约瑞广场(place dei Fiori)的宫殿内。
宫殿的主人也没有忘记收藏油画。在他的图书馆长佛勒威·欧斯尼(Fulvio Orsini)的帮助下,亚历山大收集了不同流派的画作。其中有乔凡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的名作《变容图》和老勃鲁盖尔(Bruegel l’Ancien)的作品《盲人的寓言》。佛勒威·欧斯尼(Fulvio Orsini)本人也是博学多才,品味高雅。总之,亚历山大兴趣广泛,对各类艺术作品兼收并蓄。从1583年起,亚历山大将外孙欧都阿尔·法尔内塞(Odoardo Farnèse)招至身边,有意将其培养成卓尔不凡的继承人,使得法尔内塞家族在教皇之城门楣不坠。从舅舅手中继承宫殿后,欧都阿尔 (Odoardo)委托阿尼巴·卡哈石(Annibal Carrache)负责宫内收藏室的装潢工程,这间收藏室闻名后世。没有哪一次的装潢花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也没有哪一次的装潢如此被世人谈论。这项花费巨大的工程的实施标志着罗马最美的宫殿完工。
(责任编辑 :燕寒寒)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