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0220720354413187864.jpg
首页 > 中经旅游滚动新闻 > 正文

心贴心诚心换真情,手拉手携手奔小康 村里来了个工行驻村“兵”

2020年06月22日 13:5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工行乐东支行驻村工作队员林仕宁派驻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后物村工作已经三年多了。

  三年间,他从城里人变成乡村里人,“在后物村就像回到家一样”是他最常说的话。三年间,他从村民群众口中由“林经理”变成了“老林”“兄弟”,他说去掉原单位的衔头,让他心中倍感亲切。

  全镇扶贫一线工作人员中数林仕宁年龄最大,但长期的军旅生活锻造的钢铁纪律和火热精神并没有消减,他的言行充满着条理和干劲,渗透出“言必行,行必果”的精神斗志,引领着群众从脱贫致富走上振兴之路。

  精准扶贫,一人不落

  后物村是一个交通闭塞,观念落后的黎族山村,是全县全镇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村庄。

  三年来,林仕宁本着精准扶贫的政策方针,精准掌握每个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和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按照精准扶贫政策要求逐户制订帮扶措施计划,做到精准帮扶,准点发力,追求脱贫工作的实效。2019年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后物村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明显提高,交给组织一份满意的答卷,回报自己的是一个舒心的微笑。

  精准扶贫一个不漏,这是根本性的政策要求,林仕宁始终挂在心中。2018年4月,全省集中大排查工作中,林仕宁了解到全村还有没有入户的贫困人口,这些没有入户、没有身份证编码的人员在网络系统中必然遗漏,享受不到相应的扶贫政策,这可不是小事,林仕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必须着手尽快解决。尤其是贫困户吕陈荣的儿媳妇周丽芳,2016年带着三个孩子从抱界村改嫁到后物村,40岁了,还是“黑户”,二个孩子在后物小学就读,但没有学籍,也没有享受到教育补贴。林仕宁只好自己开着车带着当事人跑乡下,跑派出所,联系卫生部门和鉴定机构、办证中心。来回几次周折,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户籍的贫困人口终于全部落户。

  精神为引领,扶贫先扶志

  林仕宁常说:物质扶贫三年攻坚,精神扶贫百年大计,孰重孰轻,日久必决。

  一方面,他扎扎实实的抓好后物村贫困人口的务工、就业、增产增收;另一方面,他主动关心后物村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对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青年的励志教育,利用电视夜校课余时间为贫困户讲解国家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林仕宁用他的生活体验和十多年走南闯北的军旅历炼,给贫困户上励志课。他还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村里回乡大学生志愿者为后物中小学生上辅导课,补习日常课堂中漏缺的知识点,培养中小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向上的刻苦精神。

  驻村三年来,每学期开学第一天,林仕宁都会到后物小学给学生作开学动员讲话,与学生谈话交心,给学生鼓劲助力,平常忙完工作之后常到学校看望老师和学生,了解学校的实际困难,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观察学生读书写字的状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都及时给予教育指正。林仕宁深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通俗道理一样适用于在校中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终身受益的。

  林仕宁常说:“一个人的成长就像一棵树,都有一个生长的盛期,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间,再去实施教育就成刻舟求剑,收效甚微。”教育扶贫是他驻村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在走家串户时,有学生的家庭他都会过问孩子居住的房间在哪里,学习的书桌在哪里,让家长一起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

  2019年,后物小学在全县综合考评位列第二,2019年全村8人参加高考,有6名学生达到600分的好成绩。每年的七、八月份高校入学前夕,林仕宁都抓住这一特殊时期向农户宣传教育树人、教育兴家的道理。同时回单位跑县城为高校录取的新生办助学金。他忙得忘乎所以,但仍乐此不彼。

  扶持家庭产业,发展集体产业

  后物村贫困人口在全镇全县比例较大,村民平均收入较低,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仅为一万多元,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借力于县政府清理土地“三过”问题的政策,全面清理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发包的土地合同,对地租过低、面积过大、租期过长的“三过”合同,通过协商给予合理调整。2019年村组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7.5万元,并回收到期的后物水库作为村集体产业,发展种养经济。

  按照全省全县的扶贫政策要求,2019年,后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入股扶贫产业,贫困劳力积极参与公司企业的务工,享受公司企业盈利分红。

  林仕宁除了引导贫困户参加集体产业外,更注重抓好农户的家庭产业,他多次组织村“两委”成员和村民小组长会议,及时掌握各小组、各农户早造晚造的水稻种情况,反季节瓜菜和槟榔、芒果、龙眼、橡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收获情况,各农户土地的利用情况,支持和鼓励各农户利用承包土地、自留地发展家庭经济。

  三年来,全村有种养产业的贫困户达到93%,除了个别缺乏劳力的家庭,基本上做到家家有种养产业来支持,为切实巩固脱贫成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改善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

  林仕宁在后物村驻村的三年来,至力于改善后物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道路交通落后的现状,老林多次跑县里公路局、交通局、公交公司,争取公路交通项目落地后物村不惜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

  2018年,在加宽后物村主道工程完工之后,林仕宁联系公交公司争取开通县城直达后物村的公交线路,切实改变后物村落后闭塞的交通现状,一下子让后物从边远山村变成县城近郊。公交车开通的当天,不少村民群众纷纷出门迎车,鸣炮庆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林仕宁是一个精力旺盛,事事挂心的大忙人,交通问题刚解决,他又盯上村民群众最关心的安全饮水问题。后物村有部分村民为水库移民,可以利用移民政策推进后物村的建设,他主动联系县移民办去年底争取资金建设昂翁自然村的饮用水工程,解决该村70户300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今年天旱水涸,饮水问题更加突出,不少农户说出了心中的感受:今年要是没有深井供水,吃水都成大问题,言语中深怀感激之情。

  今年县移民办再次增加投资,用于建设村路灯和村道硬化工程。随着各个基础设施项目在后物村开工建设,后物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进而带动了村民精神面貌的转变。

  果菜种植面积扩大了,外出务工的人数增多了,村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了,搭乘“乡村振兴”快车奔赴小康的劲头也更足了……(陈明皓 陈建峰)


(责任编辑 :秦佳鸣)

分享到:
35.1K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